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重阳节更新时间:2024-04-27 23:34:47

导读:重阳节是什么节日?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大家过节的时候会登高望远,会插茱萸和菊花酒,这些都是重阳节的习俗,那么关于重阳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内容呢?重阳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七夕、中元、中秋三节之后,是入秋后的第四个节日,也是秋冬交替时的辞青、迎寒老节,还是一年最后一个数字重叠式节日。其九字重重,含义是极高极大,代表长久、长寿。1989年,我国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老人节。这样就突出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主题,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重阳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重阳节的起源也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它起源于西汉,也有人说它起源于东汉。我认为,它首先起源于远古先人的思维方式和时间记忆方式,起源于农业社会到来时的生产劳动程序和祭祀活动。

一、九九为阳与星宿大火《周易》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阳数,也是奇数,二、四、六、八、十是地数、阴数,也是偶数。两个阳数相遇就是重阳,一年之中会有五个重阳日,即一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为何独以九九为重阳节呢?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是最为长久之数,故称重九为重阳,以别于其他重阳日。古人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丁波在《重阳节》一书中说,古人重视阳月阳日,重大活动或朋友相聚要在阳月阳日举行。重阳两九相重,是为阳之极,但阳气达到了极点,大极之至了。阳极必变,就要转化。既有季节转化、寒暑转化,也有人间祸福交替的含义。

九月九与春天的三月三(寒食、清明)是春秋两季相对应的大节,古人曾以天上的星宿大火出没为依据。大火星即二十八宿之中的心宿二,春天三月时在夜空出现,秋季九月就渐渐隐退。《夏小正》上说“九月内火”,意思是大火退隐。没有了时间坐标,寒冷的冬天到来,使人感到恐惧。古时大火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退走时要有祭送仪式。“寒气总至,民力不堪”,要解“阳九之厄”,人们便要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就是为在没了火神保佑之后,更要防止寒邪侵袭,保证安全地过冬。

二、黄帝忌日和祭祀

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每逢重要节日就要对他进行祭祀。相传九月九日是黄帝去世之日。在《汲郡冢竹书》中说:“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从而可见黄帝逝世后,以左彻为代表的群臣对他十分怀念、尊崇,多有祭祀之举。从汉宣帝开始,就把九月九作为民间祭祖之日。祭祀黄帝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公祭是清明节举行,而民祭则在重阳节举行。一年便有春秋两次祭祀。这也是重阳节祭祀先祖习俗的重要源头。

三、费长房和道教的影响

重阳节与好神仙的人们很有关系。比如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录了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个故事说明重阳节起于东汉,登高山、饮菊花酒等都是为了禳灾免祸。费长房是个道教人物,生活的时代是东汉。他指导徒弟桓景躲灾避祸及后来斗恶魔的故事,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传。

而饮菊花酒的盛行,在于汉高祖宫中养生之用。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生活和文学创作,都与菊、酒十分有关。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是什么节日,重阳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1002821号-12 huochebiao.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