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马县政府网

中  文  名:康马县政府网

官        网:http://www.xzkm.gov.cn

地        址:康马镇维章路10号

车牌:藏D

区号:0892-8212101

政府网简介

  康马县隶属西藏自治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2013年,康马县总人口为3.4万人,其中有汉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2013年,康马县生产总值实现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

  1960年,划出江孜县所辖两个区成立康马县,隶属江孜地区。

  1964年,江孜、日喀则两专区合并,康马县遂归日喀则地区管辖。

  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康马县属于日喀则市至今。

  地理环境编辑

  康马县

  康马县隶属西藏自治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则市140公里,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境外与不丹王国接壤,边境线长78公里,境内与亚东,白朗、江孜、浪卡子四县相邻。面积6176平方公里。

  地貌

  康马县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属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形,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乡4100米,最高的乡4500米,落差仅在300-400米之间。

  气候

  康马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集中,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左右,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水文

  康马县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等河流。

  行政区划编辑

  2013年,康马县辖1个镇、8个乡:康马镇、涅如麦乡、涅如堆乡、嘎拉乡、莎玛达乡、康如乡、少岗乡、南尼乡、雄章乡。

  自然资源编辑

  土地资源

  2013年,康马县土地总面积886.27万亩,非利用面积69.82万亩,占7.88%;可利用土地面积488万亩。

  矿产资源

  2013年,康马县有金、银、铜、铁、铅、花岗岩、大理石、硫磺、硝、云母等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2013年,康马县药物类有贝母、雪莲、紫草、红景天、大黄、虫草、黄芪、蕨麻等。动物类有野驴、黄羊、岩羊、盘羊、艾叶豹、黄狼、黑狼、獐子、狐狸、猞猁、野兔、旱獭、雪猪、高原鼯鼠、高原鼠兔、老鼠等。野禽类有雪鸡、黄鸡、灰鸡、斑鸠鹰、野鸽、麻雀、乌鸦、猫头鹰等。鱼类有细鳞鱼、无鳞鱼等。

  人口民族编辑

  2013年,康马县总人口为3.4万人,其中有汉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概况编辑

  综合

  2013年,康马县生产总值实现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万元,比2012年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万元,比2012年增长10.4%。

  第一产业

  2013年,康马县完成节水灌溉工程22万亩,启动实施41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69万亩、深松110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2%以上。

  第二产业

  2013年,康马县研发包装项目141个、竣工投产项目159个。新开工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02个,其中5000万元至亿元41个、亿元以上30个。新开工项目达到47个,实现产值179亿元,其中铸造产业集群率先突破百亿大关,总数达到120户,产值实现140亿元,比2012年增长30.2%。

  第三产业

  2013年,康马县旅游总收入实现13.5亿元,新建标准化示范店10家,新增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24户,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4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7%。

  社会事业编辑

  基础设施

  2013年,康马县有水库4座,水塘99个,水渠350条,防洪堤坝228公里,农田、草场水利基础设施基本能保证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通车253公里,乡(镇)、村基本通车;电站1座,装机容量1000千瓦,农网改造58.85公里,6个乡(镇)通电;6个乡(镇)通电话,4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康马县实现了闭路电视。

  教育事业

  2013年,康马县有1所中学、9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教学点。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中学91%;适龄儿童入学率98.78%,中小学在校生3441人,毕业生升学率小学100%、中学83.42%;“普六”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普九”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基础教育名列地区、自治区前茅。农牧科枝推广站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名。

  医疗卫生

  2013年,康马县设有“一甲”医院1所,医务人员49人,住院床位36张。乡级卫生所9所,防疫站1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9.97‰。

  旅游景点编辑

  乃宁寺

  乃宁寺

  乃宁寺位于康马县南尼乡境内,东依扎西达节山,西临年楚河,海拔4100米,总建筑面积63184.35平方米。由古印度僧人、莲花大师的弟子阿羌甲强拜桑布创建于815—841年赤热巴执政时期,属黄教格鲁派,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乃宁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寺内文物众多,是藏戏“朗萨卫普”的发源地,传说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也在该寺居住过。乃宁寺做为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做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1995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哲姆寺

  哲姆寺创建于823年吐蕃王朝时期,始属宁玛派,后改宗为格鲁派。寺庙坐西朝东,面积650平方米,东部为厨房、僧舍;西部为经堂、佛殿,全为石砌。经堂向东面积120平方米,其北侧为佛殿,面积80平方米。寺内的壁画、塑像“文革”中全部被毁。寺前方约80米处有一石砌多门塔,占地面积196平方米,残高10米。佛塔为坛城形,塔座平面呈“亚”字形,有三层须弥座,塔心上立一石砌覆钵,比例肥短,具有元代或更早的覆钵式塔的特征。

  藏扎寺

  藏扎寺于南尼乡藏扎村境内,该寺19世纪初由阿旺顿珠创建,为江孜白居寺分寺,属于格鲁派。藏扎寺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包括殿堂和庭院。殿堂高4层,下部前为经堂,面阔4柱,中间4根长柱撑起高天窗。经堂后部正中为佛殿,两侧为库房。大殿二楼“文革”中被毁。1986年后重建,维修后占地面积1197平方米,其南为寺庙主持喇嘛卧室,东为护法神殿,西侧为卓玛拉康。藏扎寺1998年被康马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艾旺寺

  艾旺寺泥塑菩萨头像

  吐蕃时期寺庙。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冲巴涌曲河西岸。始建于8~9世纪。坐南朝北。面积925平方米。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7米,南北宽25米,高3米,墙上砌石塔108座,北面围墙正中开有9米宽大门。围墙内殿堂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南为正殿,东西为配殿,中间为长17米、宽12米的庭院。

  查玛寺

  查玛寺位于康马县康如乡勒康村境内,距县城35公里,海拔4300米。该寺由热落扎瓦多布丹多吉创建于1497年,属于宁玛派。

  甘旦曲林寺

  甘旦曲林寺位于康马县涅如堆乡贡巴村境内,距县城30公里,海拔4500米。于1428年由第一世班禅克珠格勒白桑创建,属于格鲁派,为江孜白居寺罗布查仓的分寺。

  门康拉康

  门康拉康位于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奴村的中央,距县城50公里,海拔4500米;据民间传说:嘎拉门康于1200年前由嘎拉境内的“差巴”11户筹集修建。当时,拉康内有阿第夏的塑像及转经桶等。现仍有莲花生、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的佛地庄严等共计500多幅珍贵的壁画。

  历史文化编辑

  民俗节日

  七月沐浴节

  七月沐浴节

  七月沐浴节指的是藏历7月中旬,太白金星在湛兰的天空出现一周,经星光照射的江河、泉水、溪水随之聚变而具有水之八德。即:清、甘、凉、柔、轻、无垢、饮之不损腹、喝下不伤喉。据传说这几天又是空行母以圣水沐浴佛祖释迦牟尼,凡人能在此周沐浴可治百病,消灾避邪。沐浴周由此变的更加神乎其神。不管人们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情感,当太白金星闪烁的七天中,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牧区,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提酒带餐到江河、去泉边尽情地饮水、游泳、沐浴、洗衣。且不说其水能否治百病、消灾避邪,不过沐浴后干干净净的身体总是给人一种舒适的享受,再看一看身边欢快奔跳的流水,听听清脆悦耳的水声,心境豁然开朗、畅快,即便有病也会减轻几分痛苦。大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感受,才能沐浴这一古老的时尚,相沿成俗。

  林卡节

  林卡节上

  林卡节上的藏戏

  的藏戏逛林卡是藏族群众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的一种民族习惯。以前,每年藏历5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玩,逐步成为林卡节。日喀则林卡节在每年阳历6月1日。6月初的日喀则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绿草茵茵,枝叶嫩绿,农区的大忙时节基本过去,确实是人们去享受、去体验大自然无限美好的大好时节。节日前,人们就要去林卡选择地方,并尽早搭好帐篷和准备好必要用具。过去主要在年楚河畔的贡觉林卡,如今又新辟了一些地方。节日里,学校要组织学生举旗、列队、敲锣打鼓到林卡,并举行少先队活动仪式,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给节日增添无限乐趣。专业文工团、民间藏戏队也要登台表演。林卡里,帐篷林立,人流如潮,欢歌曼舞,热闹非凡。一家老小围在一起,饮酒玩耍,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情形到处可见。林卡节人们一般要尽情玩耍、游乐一个星期。

  藏历年

  藏历年盛况藏历

  藏历年盛况

  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过年从藏历12月29日开始。按习俗,要举行“古恰”活动,即院内院外彻底打扫干净,屋内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这天特别注重对传说中的水神和灶神居住的厨房进行清扫和装饰。房内多种用具洗得干干净净,摆放整整齐齐。在墙上,用面粉画上八祥图徽,表示人寿粮丰,洋溢出祥和的节日气氛。入夜,先举行驱鬼仪式,然后全家人欢聚一起吃“古突”(古即九,突即面羹,是由面疙瘩、羊肉、萝卜、奶渣、人参果等料做成的)。按规矩,主妇给每人添九次。为了助兴和欢乐,人们还把辣椒、白石子、木炭、白羊毛等包进面团内,并用生面作成日、月、佛家三宝、歪脖子等形状,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着包有辣椒的,表示此人尖刻,白石子表示心肠好,木炭表示心黑,吃着白羊毛的表示性格温和,日、月、佛家三宝表示光明正大,歪脖子表示懒惰等。吃到这些东西都要即席吐出,引得哄堂大笑,妙趣横生。

  风土人情

  甲谐

  甲谐的汉语意思是隆重的歌舞表演,是一种集体舞蹈。其历史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为庆贺战争胜利而跳的舞蹈;二是歌舞比赛获胜时跳的舞蹈;三是唐朝时代庆祝文成公主进藏而跳的舞蹈。

  堆谐

  堆谐所谓“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拉孜、定日等地,“谐”是舞蹈的意思,即以堆地区人所跳的一种舞蹈称为“堆谐”。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夏镇的堆谐在后藏地区及全区享有盛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

  同甲舞

  同甲舞在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一带流传,特点主要是妇女手上戴的两个镯子,右手是尼式银镯,左手是象牙镯,银镯子和象牙镯碰撞发出的声音叫“同甲”。“同甲”舞的原本歌词大意突出了当时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歌颂和平、歌颂友谊四大方面的内容。细节上还唱出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手镯舞又作为一种祈祷舞,每当藏历6月4日在查嘎达索寺进行演出。

  果谐

  “果谐”即“圆圈舞”,它是围着圆圈跳的一种舞蹈。果谐是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旋律、歌词随着聚集的目的和内容而变化。一年一度的藏历年、望果节、婚礼等比较隆重的节日里人们围着炉火尽快地表演。

  斯马卓

  斯马卓是民间腰鼓舞,是全区有名的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日喀则市20多里的地方,有个叫司马章堆的村子,这里以跳斯马卓而出名,据说在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传下了这种舞蹈。

  索

  索流传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一带,萨迦索起源于元朝八思巴时期,是由萨迦地方势力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采,而且是具有萨迦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羌姆

  羌姆即“跳神舞”,宗教类舞蹈指羌姆各教派僧众在自己寺院范围内表演的一种仪式隆重,场面壮观,气势宏大的集诵经、音乐、舞蹈三合一体的寺院大型舞蹈艺术。在藏传佛教众多节日中,扎什伦布寺举行的“斯姆庆姆”跳神舞,最为隆重。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1002821号-12 huochebiao.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